第十届全国社会保障师资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单位:公共管理学院
时间:2025年07月14日 11:10 撰稿人:
浏览量:
7月11-12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山东财经大学主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第十届全国社会保障师资培训班在我校燕山校区举办。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120余位社会保障专业教师参加培训。

7月11日上午,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建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监事、南京大学教授童星,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曹信邦,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保专委会副秘书长、西北大学教授翟绍果,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教授严新明及全体学员参加。仪式由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贾海彦主持。开班仪式上全体与会人员观看了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录片《十年砥砺: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智慧力量》。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作了题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中国社会保障学科发展”的专题授课。他指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以“4+2+1”为核心架构,形成覆盖养老、医疗、失业、救助等多领域的保障网络。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实现制度转型、体系重建、权责重构、普惠全民,但还存在公共性不足、公平性不足、公信力不足、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他表示,国家现代化需要发展好社会保障学科,加强师资培养与扎根中国本土实践的学术研究十分必要,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智力与理论支撑。

翟绍果作了题为“从医疗保险到健康保障的学科交叉、研究范式与人才培养”的专题授课。他指出,我国医保制度正处在从“支付型医保”向“健康治理型保障体系”转型的关键期,这对学科构建、理论演进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学科体系构建上,应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尤其应将公共管理的学科思维嵌入到健康保障学体系中。在研究范式方面,强调医保破局之道在于从管理走向治理。在人才培养上,他提出应坚持跨学科的基本共识,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推动“医防管融合”培养方向。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保专委会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毛瑛作了题为“中国医疗保险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的专题授课。她系统梳理了从“一五”到“十四五”期间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着重分析了各时期的时代背景、面临的医疗卫生问题及政策调整等,并对“十五五”期间医保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这一时期应是“医保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的攻坚时期”,并提出“推进数智医保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路径”。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教授申曙光作了题为“医疗保障的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授课。他指出,医疗保障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医疗保障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他认为,新时期医保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应是实现病有良医,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需要新思维,系统性改革是其基本路径,顶层设计下的试点探索是其基本实现方式。
7月12日下午,培训班举行结业仪式。丁建定主持结业仪式并致辞,他首先祝贺本次师资培训班成功举办,感谢山东财经大学及公共管理学院的辛勤付出,并对授课教师表示衷心感谢。内蒙古大学杜孟其作为学员代表发言。郑功成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发起并主办的“社会保障师资培训班”是一项公益性培训活动,旨在推动社会保障学科发展并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水平。该培训由学会下属的教学委员会具体承办,获得了众多高校的大力支持。自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累计吸引逾千人次学员参与。其全国影响力与认可度持续提升,现已成为社会保障专业领域教师研修学习、交流互促的标志性平台,深受全国高校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