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MPA中心)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我院教师代表团赴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学习考察

发布时间:    浏览

  在院长张红凤教授的带领下,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张红凤、李国锋、贾海彦教授和韩琭副教授一行四人于10月27日赴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学习考察,就各校公共管理学院建设发展的经验与做法进行学习交流,代表团受到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祝小宁院长、刘智勇副院长、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姜晓萍院长、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唐兴霖院长及其同行们的热情接待。
  代表团实地考察了三所高校公共管理学院的教学办公场所,听取了各学院的总体情况介绍,重点就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考核激励机制以及对外合作交流等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都是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院校或“985”平台院校,其公共管理学院均为我国首批组建的二级学院,各方面工作起步早、起点高、经验丰富、亮点多,很多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建设成绩突出,多学科交融,优势互补、特色鲜明。考察发现,学科建设不能仅局限于公共管理学科内部建设,更不能将学科建设与专业教育相分隔,要立足综合类、财经类大学的特点,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融;尤其是借助于各自学校的优势学科平台,实现二级学科博士点共建策略是值得学习的经验,这对积累学科建设基础,走出学科建设特色,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2)教学科研奖惩机制分明。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对教学科研工作量考核实行绩效积分制,对达到工作量标准和超出工作量的部分都给予丰厚的奖励。激励机制与鞭策机制同等重要,奖惩分明,才能焕发大家的科研动力。
  (3)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灵活。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师资仅27人,外校毕业及国际背景教师占85%,是西部地区公共管理学院科中最具国际化的教师队伍。总之,在公共管理领域快速发展的未来十年里,国际化办学视野和办学理念是提高学院声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融入公共管理前沿的必要举措,时不我待。
  (4)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西南财经大学坚持“能力本位、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导向,依托人力资源协会、公共关系协会、青年领导力协会和西部马术文化研究协会等四大协会,构建模拟招聘大赛、公共关系策划大赛、模拟联合国和“公管情韵”晚会等四大品牌活动,着力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5)广泛的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三个学院都与海外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机制,采取的形式包括:海外交换生、博士联合培养、教师国外访学、邀请国外专家讲座、举办国际学术论坛等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声望。尤其是,三个学院都借助于国际会议这个平台,通过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和合作,提升了学校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扩大了学校学科建设的知名度和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ICPA)”连续举办了十届;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中德公共管理国际研讨会”也连续举办了八届;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现象学年会暨“现象学与古希腊哲学”学术研讨会已是第十九届。
  (6)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夯实学院发展实力基础。四川大学是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共十三所)。干训基地由中组部和教育部实行动态管理,四川大学直接领导,挂靠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院还以专业硕士、研修班、课程班、短训班、自考、网络和成教等多种形式为地方政府、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培训和培养大量人才。既服务于社会,又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7)学院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的独居特色。“公成天下、管法自然”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院训。走进四川大学和谐规整的公共管理学院办公楼,一种温馨、积极向上的氛围环绕,振奋人心。考察发现,打造好学院文化,是提升学院凝聚力的重要精神支柱,高效、齐心、分工明确的教学科研团队是未来学院发展的必要人力财富。
  几天来的实地考察,通过双方学院领导老师们细致深入地讨论,分享了各自的好经验、好做法。张红凤院长认为,实现学院发展的国际化交流是在必行,实现院际间的交流学习非常必要,希望未来学院间能建立沟通机制,全面推进公共管理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与进步。


访问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留影


与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唐兴霖院长座谈


访问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留影

撰稿:贾海彦 编辑:李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