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教学 方得始终
罗微
罗微,博士,副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副主任。主讲课程:《社会保障概论》《公共管理学》《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等。近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校级教研项目1项;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山东社会科学》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先后担任6个班级的指导教师、兼职班主任,指导10余支团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主要荣誉: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5年),省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14年),山东财经大学教学奖一等奖(2016年),山东财经大学“长城学生工作奖”(2014年),山东财经大学工会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
在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我非常荣幸地获得了学校教学奖一等奖。受校报的邀请,谈谈教学心得,我深感有些惴惴不安。尽管从教多年,但我深知在山财大还有许多在讲台上长期耕耘、在教学方面成绩斐然的老师,与这些优秀的老师相比,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在这里谈经验、谈心得,恐怕真的是班门弄斧了。在这里,我略谈几点体会,权当对自己这些年教学经历的一个简要回顾吧。
听课学习 精心设计内容
2006年我研究生毕业来校工作,初上讲台还是挺紧张的,生怕在面对这些与我年龄相差5岁左右的学生时,HOLD不住场面。有时因为紧张导致一些备课时准备好的内容却没有发挥出来,以至于提前十多分钟课就把课讲完了,剩下的时间甚至不知所措。最初,我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课件的页数做得再多一点,保证每堂课都有足够的课件可用。这样一来,讲课时间没有问题了,但是课堂效果却不是太理想,似乎我就是为了把45分钟的讲课时间“凑满”,却忽略了同学们的感受。
怎么办呢?学院老教授刘晓霞老师建议我多去听听课,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学习。工作的第一个学期,我听了不同老师的课有30多节。通过听课我发现,老师讲课投入、学生听课认真、课堂气氛活跃的课堂,绝对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演员”与“观众”互动的“欢乐剧场”。老师通过提问、讨论,包括丰富多彩的课件等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课节奏拿捏得非常娴熟。
接下来的备课中,我把备课的重点由“量”向“质”转变,更加侧重于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每堂课既有对上次课内容的简要回顾,也有本次课的重点提示,既有案例引导,也有适当的提问或讨论,既有课程总结,也有适量的课后作业,总而言之,就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点突出。备好课后,我会对着镜子试讲两遍,这样既能熟悉讲课内容,也有助于查缺补漏,补充完善。尽管这样备课很辛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样做让我上课的底气更足了,紧张的情绪也逐渐消逝,学生听课更加投入,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明显改观。
正是因为从听课中尝到了“甜头”,所以工作至今,我坚持每个学期听课10余节。除了常规的听课,我也是学校近几年举办的教学奖评比活动的“忠实粉丝”。参加评比的都是各个学院推选的优秀教师代表,老师们风格迥异,各有所长,是一场难得的“视听大餐”,每次听课都会有新的收获,建议年轻老师一定不要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课后反思 及时总结过程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显然,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既需要岁月的积累,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反思能够让经验更加系统,成为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理论和真知。
工作以来,我逐渐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次讲完课,都会对这堂课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越是感觉讲得不好的地方越要着重反思,是自己理解得不够透彻,还是结合实际不够?是对学生已有的基础把握不准确,还是课程内容安排的逻辑顺序有问题?下次讲的时候该如何调整?通过这样及时地总结反思,就能够保证同样的课程每讲一次都有新的进步。
课堂也是一个能够激发灵感的地方,当精神饱满地去讲课的时候,一些备课时没有想到、却又非常恰当的例子或表述方式,也有可能突然从脑子里冒出来,课后反思时我会把这些抓紧记录下来并加以梳理,下次讲课的时候就会“派上用场了”。
贯通融合 促进教研相长
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学和科研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要做到教研相长,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关键在于要找准二者的契合点。
一方面,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思考有助于我们寻找科学研究的切入点。我2014年立项的国社科项目《社会救助制度的就业效应及优化策略研究》,最初的灵感就来自于对教学中相关内容的思考。教材中讲到“西方福利国家的社会救助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福利依赖’,降低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那么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会不会有类似的效应呢?在备课查询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相关文献资料较少且论证并不够充分,这启示我有必要在这方面开展研究,幸运的是经过论证,最终获得了立项。
另一方面,科研向教学的转化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近几年我主要为大一和大二的本科生讲授《公共管理学》和《社会保障概论》两门课程,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专业内容,并不太适宜将科研中用到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等直接拿过来向他们讲授。我主要将课题调研中对政府部门相关业务负责人、基层具体经办人员和社会保障对象等进行访谈时收集的一手调研资料梳理加工,形成课堂教学的素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政府部门的运行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状况。这些鲜活的资料更容易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面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时,则可以着重介绍研究方法的选择、使用和研究框架的形成等较为深入的内容。“因生制宜”地选择科研向教学的转化方式,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效果。
以诚相待 加强互动沟通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环顾校园,“95后”是当前在校生的主力军,用不了多久 “00后”就会“抢滩登陆”。我们与在校生的年龄差距逐渐拉大,“代沟”也会越来越深,作为老师只有与他们经常地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了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有的放矢地做好教学工作。
为此,我主动申请担任兼职班主任,通过召开班会、个别谈话的方式增加与同学们交流的机会,把我的电话、邮箱、微信、QQ等联系方式留给上课班级及所带班级的同学,确保同学们在需要我帮助的时候能够及时联系到我,同样我也可以把专业学习方面的相关信息及时地传递给他们。此外,在每个学期期中或者期末的时候,我还时常请同学们写下对我上的这门课的认识以及对我本人的评价和建议,匿名与否自愿选择。有个维族学生写到,“老师我们的汉语不是太好,请您讲课时语速慢一点。”“老师很认真、很负责,希望您今后还能给我们上课”“老师您能够抽时间给我们讲讲专业的就业前景吧,我们该怎么做些准备?”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同学们的真诚、善意和期待,无论鼓励、肯定还是批评,都是我继续做好教学工作的不竭动力。
从教十年,职业生涯已悄然度过了近三分之一。回眸十年从教路,最大的感触就是“用心教学,方得始终”。教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唯有坚持做一个“对教学工作上心、对学生有责任心”的有心人,才会得到应有的回馈,这种回馈不是功名利禄,而是同事和同学们的认可,是来自毕业多年的学生的节日祝福与问候,更是自己内心的一份安宁和从容。